【圖文教學】什麼是Covered Call 掩護性買權?每月賺2%期權金策略、玩法及例子 Covered Call 風險及缺點
- Henry
- 6月17日
- 讀畢需時 6 分鐘
已更新:6月24日

什麼是 Covered Call?
Covered Call(掩護性買權)是一種常見的期權策略,以賺取期權金提升回報或對沖股票價格下行風險為目標。這種策略被稱為「Covered(覆蓋型)」,因為投資者持有的股票「覆蓋」了賣出期權的風險——如果期權買家行使權利,投資者可以交付實際持有的股票。
投資者持有某隻股票,同時賣出該股票的認購期權(call option),賺取期權金以增加收入。如到期日當天,股票價格未達執行價,投資者保留股票和收入;若股票價格超過執行價,可能需賣出股票,錯失更高收益。
什麼是 Covered Call ETF
Covered Call ETF 的設計讓投資者無需自行管理複雜的期權合約,就能享受期權收入和分散投資的好處。其核心策略是持有股票組合並同時賣出這些股票的認購期權(Call Option),為投資者創造額外收益。
Covered Call ETF 通常會投資於某個指數的成分股,例如 S&P 500 或 恒生指數,並通過賣出對應的 Call Option 收取期權金(Premium)。這些期權金通常會以股息或分紅的形式定期分配給投資者。
例如香港上市的 3416.HK 國指成份股備兌認購期權主動型ETF)派息高達18.38%,及 3419.HK(恒指成份股備兌認購期權主動型ETF)派息高達14.69%。

Covered Call 的運作原理和例子
Covered Call(掩護性買權)實際上是持有股票下,賣出認購期權(call option),並賺取期權金。認購期權只是一個選擇權,讓買家有權在特定日期,以特定價格購買你手上的股票。這並不代表買家必然會行使權利購買你手上的股票。
每張期權合約通常為100股,參與長橋證券期權鏈上 TSLA 特斯拉為例,認購期權(call option)會包含以下必要資訊:
相關資產:TSLA 特斯拉 執行價(Strike Price):$330 到期日(Expiration Date):2025年6月20日 期權金(Premium):$7.15(每股);總共 $715(100股)
假如你在持有 TSLA 特斯拉股票情況下,賣出一張認購期權(call option),買家將會支付 US$715 期權金獲得認購你手上100股 TSLA 股票的權利。
買家可於2025年6月20日(到期日)或之前行使權利,以每股 US$330 的價格買入你手上的股票,不論當時股票市價為多少。

一般來說,到期日當天股價高於執行價,買家方會行使權利認購股票,因為這代表買方能以較市價低的價格買入股票。
實際上 Covered Call 是賣家與買家對賭到期日當天的股價,作為想通過賺取期權金作額外收益的賣家,自然希望到期日當天股價不超過行使價,這樣既然保留股票,亦能賺取期權金。
因此你可以在期權鏈上選擇合適的到期日,例如3天後到期的認購期權(call option)意味你們在對賭3天後 TSLA 的股價。
目前 TSLA 每股為 US$329.130,假如你認為3天後會升穿 US$330,但不超過 US$335,你可以賣出行使價 US$335 的認購期權(call option),並獲得每股 US$5.15 (每張合約共 US$515)的期權金。

假設3天後股價超過$335,買家行權認購
你將會以 US$335 賣出股票,並獲得 US$515 期權金。
假設天後股價不超過$335,買家不行權認購
你的股票將獲得保留,同樣獲得 US$515 期權金。
你的盈虧已被鎖定,因此你的風險是被「Covered(覆蓋)」的。
Covered Call 使用策略
採用 Covered Call 策略會面對三種情況,分別是:
股價下行,到期日股價低於行使價,未被行權
股價持平或上漲,到期日股價低於行使價,未被行權
股價上漲,到期日股價高於行使價,被行權
假設你持有100股股票A,成本價為$50。你賣出一個Call Option,細節如下:
執行價:$55 到期日:一個月後 期權金:每股 $2 (合共$200)
到期日股票價格 ($) | 期權是否行使 | 股票價值($) | 總價值(含期權金) ($) | 淨盈虧(含期權金) ($) | 僅持股盈虧 ($)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40 | 否 | 4,000 | 4,200 | -800 | -1,000 |
45 | 否 | 4,500 | 4,700 | -300 | -500 |
50 | 否 | 5,000 | 5,200 | 200 | 0 |
55 | 是 | 5,500 | 5,700 | 700 | 500 |
60 | 是 | 5,500 | 5,700 | 700 | 1,000 |
65 | 是 | 5,500 | 5,700 | 700 | 1,500 |
情景一(S1):股票價格下跌至$45
期權結果:到期無效($45 < $55)。
股票價值:$45 × 100 = $4,500。
總價值:$4,500 + $200(期權金)= $4,700。
淨盈虧:$4,700 - $5,000 = -$300。
比較:若不使用Covered Call,損失為$4,500 - $5,000 = -$500,期權金減少了$200損失。若長期持有,可將期權金視作額外收入。
情景二(S2):股票價格持平於$50
期權結果:到期無效($50 < $55)。
股票價值:$50 × 100 = $5,000。
總價值:$5,000 + $200 = $5,200。
淨盈虧:$5,200 - $5,000 = $200。
結論:您賺了$200的期權金。
情景三(S3):股票價格上漲至$60
期權結果:期權被行使,以$55賣出股票。
股票收入:$55 × 100 = $5,500。
總價值:$5,500 + $200 = $5,700。
淨盈虧:$5,700 - $5,000 = $700。
機會成本:若不賣期權,股票價值$60 × 100 = $6,000,利潤為$1,000,您少賺了$300。

Covered Call 的優點
利用 Covered Call 提升收益
Covered Call 的首要優點是可以為投資者提供額外的現金流。通過賣出call option,投資者立即獲得期權金,這些收入可以用來補充股票的分紅或作為獨立的收入來源。
例如追蹤標普500指數ETF-VOO股息率僅1.26%,而Global X 發行的標普500指數Covered Call ETF-XYLD 股息率則高達13.14%,雖犧牲部份股價成長空間,但能為投資者提供豐厚且穩定的現金流

利用 Covered Call 降低持股成本
通過收取期權金,投資者的有效持股成本被降低。這意味著即使股票價格下跌,投資者也可以更快地回本。理論上投資者能夠通過 Covered Call 回本,達至零成本持股。
例子:買入股票$50,收取$2期權金。有效成本 = $48。如果股價跌至$48,損益平衡。
利用 Covered Call 作下跌保護
期權金可以作為一層緩衝,減輕股票價格下跌的影響。例如,如果股票從$50跌至$45,沒有 Covered Call 的損失每100股是$500,但如果收取了每股$2的期權金,損失則減輕至$300。
例子:股票買入價$50,賣出$55執行價的call option,期權金$2。股價跌至$48。
總損失 = $48 × 100 - $5,000 + $200 = $0(損益平衡)。
Covered Call 的風險和缺點
Covered Call 限制上漲潛力
如果股票價格大幅超過執行價,到期時仍必須以特定(較低)的執行價賣出股票。投資者無法享受超出執行價的部分收益,而這部分潛在利潤被期權買方拿走。
雖然賣出期權時收取的期權金(premium)能帶來即時收入,但這種收入往往無法完全彌補錯失的潛在收益,尤其在強勁牛市中,這一缺點尤為明顯。
在牛市中,股票價格可能快速上漲,投資者因執行價的限制而無法充分受益,因為它犧牲了潛在的長期增長以換取短期收益。如果預期股票將迎來大幅上漲,選擇covered call可能並非明智之舉。

Covered Call 面臨高追風險
在市場處於上升趨勢時,股票價格可能持續上漲。如果投資者賣出call option並設定某個執行價,一旦股票價格超過該執行價,期權可能被行權,投資者將被迫以執行價賣出股票。
雖然獲得了期權金和賣出收入,但投資者錯失了股票進一步上漲的潛在利潤。更重要的是,股票被賣出後,投資者可能陷入是否重新買入的兩難境地。如果選擇在高位重新買入(即「高追」),而股票價格隨後下跌,可能導致更大的損失。
假設投資者持有100股股票A,當前價格為$50。投資者賣出執行價為$55的call option,收取$2的期權金(總計$200)。假設期間市場上漲,到期時股票價格升至$60,call option被行權,投資者以$55賣出股票,獲得$5,500($55 × 100股)加上$200期權金,總計$5,700。
假設投資者感後悔並繼續看好股票前景,決定以$60重新買入100股。若隨後股票價格跌回$55,投資者將虧損$500(($60 - $55) × 100股),遠超原本的潛在利潤。

Covered Call 可能鎖定虧損,錯失回升機會
當股票價格下跌時,投資者可能為了彌補損失或獲取額外收入而賣出call option以收取期權金。然而,如果市場隨後反彈,股票價格超過執行價,call option可能被行權,投資者將被迫以執行價賣出股票。這不僅鎖定了股票的虧損,還使投資者無法享受股票價格回升的收益,錯失回到原價甚至盈利的機會。
假設投資者持有100股股票B,買入價為$60。市場下跌,股票價格跌至$50。投資者賣出執行價為$55的call option,收取$1.5的期權金(總計$150)。
隨後市場反彈,股票價格漲至$58,call option被行權,投資者以$55賣出股票,獲得$5,500($55 × 100股)加上$150期權金,總計$5,650。投資者的買入成本為$6,000,賣出後淨虧損為$350($6,000 - $5,650)。
若未賣出call option,股票價值回升至$5,800($58 × 100股),僅虧損$200,且仍持有股票,有機會等待進一步回升至$60或更高。
